去年以來,密集發作的電梯等特種設備重大事故已引起全國人大、質檢總局的高度重視。10月11日從一位監管部門人士處獲悉,近幾個月來,全國人大已經展開針對《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立法調研工作,這也是首次通過全國人大將特種設備監察上升到新的法律層級,未來的法律適用范圍有望更加寬泛。
據統計,以今年8月為例,全國共發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11起,死亡10人,受傷14人。事故原因主要是特種設備違章作業、安全意識不足和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在諸大類特種設備事故中,鍋爐事故2起,氣瓶事故2起,電梯事故1起,起重機械事故3起,其他相關事故3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錫榮在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中心調研時表示,“當前形勢嚴峻,立法工作刻不容緩”。
上述監管部門人士透露,接下來,全國人大還會到質檢總局相關部門展開調研,并將深入生產一線,調研特種設備生產商、銷售商、使用單位等,廣泛聽取意見。“立法調研需要一個過程,須反復征求意見、論證、修改。”當追問明年3月是否會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時,他表示不能確定,需要根據立法調研的工作進度來判斷。
他表示,除了推進立法調研的進程,質檢總局會繼續加大針對特種設備的督查工作。將對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要設備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對存在重大隱患的設備堅決封停。督促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和氣瓶充裝站,對涉及公共安全的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液化石油氣瓶等特種設備進行進一步檢查。
獲悉,在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國家質檢總局派遣4個督查組,對山東、江蘇、浙江、重慶4省市節日期間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進行督查,并對山東泰山、浙江普陀山、江蘇蘇州樂園、常州恐龍園、重慶洋人街等熱點景區的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以及南京新街口商場、重慶金源大飯店等節日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等特種設備進行了現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