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是:信息的采集、傳輸和處理技術,即傳感器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愈高,其對傳感器的依賴愈大。角度傳感器是傳感器技術中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領域極為廣泛。目前做為角度傳感器中精度最高者當屬光電編碼盤,它的分辨率已達到0.1"(相當于360°/224),但其制造難度大,笨重,成本高,因此價格昂貴(如中科院長期光機所研制的JE400~23,其測角精度為360°/223,傳感器外徑φ400mm)。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軍工、航天及國民經濟中多種行業,對角度傳感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在同等測量精度條件下,急需成本低、體積小、可靠性高的更新換代產品。
新型角度傳感器將被測輸入角度值從空間域轉向時間域,從而完全擺脫了傳統光電編碼盤生產加工中所需的高精加工過程(造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達到在同等精度條件下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產品性能價格比大大提高之目的。新型角度傳感器的生產成本只有傳統光電編碼盤的1/5左右,現已制成了新型角度傳感器試驗樣機。
新型角度傳感器采用了先進的DSP技術,便于聯機處理及遠距離操作,在動態測量中的性能是光電編碼盤所無法比擬的。新型角度傳感器是一個理想的角度傳感器的升級換代產品。
由于新型角度傳感器是采用一種全新的角度測量原理,完全不用高精加工技術,這樣一方面使其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大大提高了其產品可靠性,這對航天及大量的民用產品是極其重要的性能,還可以方便地進行遠距離傳輸,進行數字化處理與存貯,這些獨特的性能是現有技術無法比擬的。